我校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光电物理系的吴宏伟博士、陈华俊博士等人在人工微结构表面波操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在周期性金属结构中引入结构缺陷,实现对结构表面波的捕获和调控功能。相关成果以“Trapped spoof surface plasmons with structured defects in textured closed surfaces”为题发表在国际光学顶级期刊Optics Letters上。

图1 多缺陷金属结构

图2 梯度缺陷金属结构
该研究组设计具有捕获和操控表面波的缺陷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在周期性金属结构的不同位置上引入不同大小的缺陷,实现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捕获在不同位置的结构缺陷里。为了实现彩虹捕获功能,该组还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缺陷大小连续变化的梯度缺陷金属结构(如图2所示)。梯度缺陷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宽带光捕获功能还可以通过调节梯度大小实现相邻捕获光间距的调控。
该组设计的缺陷金属结构为在微波和太赫兹波段实现光开关和光存储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得到同行评审的高度认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34005, 11647001, 51502005, 61402011, 61572035)的支持。
链接: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l/abstract.cfm?uri=ol-42-4-791
(撰稿、核稿:力物学院 吴宏伟、经来旺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