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我国著名工业炸药和爆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我校特聘教授汪旭光应邀在学校六角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爆炸物品安检示踪技术、装备及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副校长孟祥瑞主持学术报告会。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等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汪旭光作报告(摄影:冯承涛)
报告会上,汪旭光院士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爆炸物品示踪安检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向爆炸物品中添加示踪剂,使爆炸物品携带“身份证件” 信息,从而实现爆炸物品的流向跟踪、来源追朔、安检探测,以及打击非法私制爆炸物等管理目标。依靠自主创新,汪旭光院士课题组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了两大类100多种示踪剂和与之配套的多款检测设备,并对爆炸物品示踪安检技术的管理作了深入研究。汪旭光院士还与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对我校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系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11月9日上午,汪旭光院士在图北会议室举行学术报告,并与土木建筑学院师生座谈。土木建筑学院院长马芹永主持会议。学院相关领导、教师以及相关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汪旭光介绍了工程爆破技术的国内外最新动态,结合可视化爆破技术、精细爆破、数字爆破、智能爆破、爆破振动测试以及互联网在爆破中的应用等爆破前沿领域,以典型重大爆破工程实例为载体,详细介绍了最前沿的工程爆破技术。他指出,爆破技术要不断更新,爆破行业大有可为。随后,汪旭光院士与在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针对研究生的问题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解惑、分析。他指出,研究生要多看外文资料,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最好能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多开展试验研究,这样学位论文比较全面。
汪旭光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学术水平高,理论和实践性强,内容丰富,令在场师生对工程爆破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如何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有了更深的体会。
汪旭光,工业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长期从事工业炸药的研制及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在研究开发半乳甘露聚糖——田菁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高威力的田菁10号浆状炸药并广泛推广;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EL系列乳化炸药;通过理论研究,成功地研制出适用于各种不同爆破作业使用的8个系列、34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在粉状炸药和爆破技术领域还取得了多项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田菁胶的研究与应用”获1980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EL系列乳化炸药”获1982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BGRIMM乳化炸药的推广应用与混装机械化”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特大型露天铜矿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撰稿、核稿:化工学院 冯承涛、周昌贵 土木学院 张经双、雷小磊,土木学院 马芹永、化工学院 刘锋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