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升学生工作干部能力水平,自2012年起,我校学生工作干部开展寒暑假家访工作,已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新常态,并逐步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轨道,同时积极探索家访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在此背景下,2015年寒假,学校开展了学生工作干部“三访”工作,变单一的访学生家庭为访学生家庭、访用人单位、访毕业校友相结合,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育人新格局。
科学定制方案 做好工作准备
为做好“三访”工作,学校于1月21日下发《关于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工作干部开展“三访”活动的通知》,就“三访”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文件下发后,各学院迅速行动起来,根据本学院实际,本着高效、务实、清廉、节约原则和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增加感情、增强支持的理念,制定详实工作方案,精心谋划本学院的“三访”工作,精心挑选访问对象、精心安排出访人员、精心制定访问路线、精心策划访问方法、精心规划访问内容、精心落实访问纪律并精心部署访问安全。以此为基础,自1月26日至2月13日,各学院干部职工,冒着飞舞的雪花,顶着彻骨的寒风,奔赴大江南北,进村入户,进城入厂,将学校的温暖与问候带向学生及家长、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校友。
访学生家庭:心系贫困学子 加强家校联系
各类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一直是学校和学院十分关心和挂念的问题。家访中,家访学生干部详细地了解了学生的具体状况,通过与家长促膝谈、话家常,有的放矢地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和帮扶措施,积极宣传学校的资助育人政策,鼓励他们克服暂时困难、安心学习、自立自强。同时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总结。

副校长叶醒狮(右一)与学生家长亲切交谈(摄影:徐关怀)
2月7日,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宣传、行政副院长李勇和党委副书记张旸一行行程1000多里前往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慰问理学院2011级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汪力胜,看望他的母亲“挑山母亲”汪美红,为家庭送去慰问品和500元慰问金。汪美红,二十多年前丈夫在一次捕鱼时不慎落水身亡。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为了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汪美红上安徽齐云山做了唯一的女挑夫,被大家称为“挑山母亲”。二十多年来,她用浸透了汗水的扁担,独自把一对双胞胎儿女“挑进”了安徽两所重点大学。张宣传与“挑山母亲” 汪美红亲切交谈,介绍了汪力胜在校良好表现。汪美红对学校长期的关心和帮助深表感谢,表示一定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并介绍了自己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在齐云山上开了一个茶馆,生活越来越好,请学校领导放心。汪力胜也深受鼓舞,表示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与“挑山母亲” 汪美红亲切交谈(摄影:张旸)
2月5日,电信学院院长李敬兆、党委书记夏邦权、党委副书记徐关怀、辅导员衡连伟等一行4人,来到位于蜀山区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附近的罗兵父子租住房内,为学生家庭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罗兵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4级学生,8岁时母亲去世,和生病父亲相依为命。2013年9月考入我校不久,罗兵突发重度心肌炎导致心功能衰竭和肺部严重缺氧,生命垂危。在电信学院师生和社会的捐助下,他战胜了病魔,重新回到了课堂。学院领导向学生家长介绍了罗兵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并与罗兵父亲和罗兵本人深入交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及生活困难等,鼓励学生克服暂时的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扶助与关爱。

看望罗兵父子(摄影:衡连伟)
此次“三访”共实地走访152名困难学生家庭,利用电话、信件、微信、qq等方式联系了近3000名学生家长,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合计30000余元。通过家访,面对面地宣传了国家和学校的政策,送去了国家和学校的关怀与问候,更好地了解了学生及其家庭实际状况,拉近了与学生家庭的距离,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增强了学生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追求卓越的信心,更好树立了学校的形象。此外,不少学院在家访过程中正值雨雪天气,家访成员克服交通不便和恶劣天气,来到受访学生家中,令学生家长非常感动。
访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 共商人才培养
此次“三访”活动共走访了近百家用人单位,涉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0余个省市。“三访”成员每到一个单位,转达了学校对他们长期以来给与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详细介绍了学校和学院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仔细了解用人单位发展形势、就业政策以及人才需求的特点。广大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能力与素养也给与了积极的肯定。同时与一些企业就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新建了一批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

访用人单位(摄影:张坤)
访毕业校友:传递母校牵念 关注校友发展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学校和各学院在“三访”中先后看望了200余名校友,并与他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广大校友对母校老师的来访激动不已,他们愉快地回忆了在校期间的难忘时光,询问了那些一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老师和辅导员的近况。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向广大校友转达了母校对他们的关心与问候,介绍了学校和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询问他们目前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了解校友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校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表示母校永远是他们休息的“港湾”和成长的“加油站”。同时征集了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素质能力拓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记录了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

与毕业校友座谈(摄影:高志奎)
各学院和相关部门领导参与此次“三访”工作的学生工作干部、教师共计110余人参加,行程五万余公里,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三访”活动,促进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校友的联系,形成了家校共育、校企合作的强大合力,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用人单位和校友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水平。